18016091277
欢迎访问EV之家首页!新能源物流车 新能源货车电动物流车 新能源物流车
18016091277
2019-09-03 浏览次数:10,250 次 中国经济网
我国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,但面对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,以及自身发展中诸如技术水平、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短板,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需提高危机意识。
宋秋玲提出,要坚定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信心,要针对基础设施、动力电池和整车技术的瓶颈、以及产品安全等问题,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,此外,政府也应快速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,将由政策驱动为主向市场驱动为主转变,令真正优秀的企业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8月31日,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(泰达)国际论坛在天津正式开幕式上,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演讲中提出,应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;同时对于时下热门的燃料电池汽车,她则认为各方面仍不成熟,因此不能“替代”电动车的发展。
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 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郭跃 摄
7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近两年中的首度下滑,但这仍无碍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1-7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70.1万辆和69.9万辆,同比增长39.1%和40.9%。同时,我国已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,初步实现了公交电动化,产销量从不到500辆增长到100多万辆,并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。
对此,宋秋玲总结到,“首先,我国抓准了新能源这一发展方向、战略机遇,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集中发展纯电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,才形成了如今的发展规模。此外,在新能源传播方面,我国也走出了“以示范推广为突破口,公共领域、私人领域协同推进”的全方位推广模式,形成了良性的循环。还有,在政策支持上,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、共同推进,并建立了投资准入、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技术创新等“一揽子”支持政策,从而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;同时,应对发展变化迅速的新兴产业,相关政策也与时俱进调整、完善,从全面覆盖逐步过渡到扶优扶强,现在企业和产品的集中度都达到了80%。”
但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处于新的历史高位时,如何更好发挥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,形成汽车产业的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产业发展体系,加快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,实现汽车强国梦,成为产业面临的新课题。同时,客观上,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,外部环境不断恶化,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也还存在差距。
宋秋玲分析到,“从全球看,随着汽车电动化成为全球的统一行动,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,主要汽车发达国家均已推出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政策;部分国家甚至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,跨国企业也提出全面电动化的战略规划。因此,中国企业要提高危机意识,加速提升产品的质量、性能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”
而从“内因”来看,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、经济性还不能完全与传统燃油汽车媲美,与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也有一定的差距;同时,相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还存在数量不足、利用率低等问题。因此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众多不确定性。
此外,更根源的问题还源于中国市场对新能源发展路线的“摇摆”。如近期市场对于电动车与燃料电池“取舍”的讨论。但对此,宋秋玲解释,“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,基础设施建设不足,标准法规缺失,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,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。同时,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不同,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,未来应该是互补、共存,而不是替代的关系。”
由此,宋秋玲也给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建议,“首先要坚定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信心。因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、占比仍较低,截止到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2.5亿辆,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350万辆,占比只有1.4%。同时还要针对基础设施、动力电池和整车技术的瓶颈、以及产品安全等问题,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,从而形成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此外,政府也应快速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,将由政策驱动为主向市场驱动为主转变,令真正优秀的企业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”
行业交流请扫下方微信
扫一扫,即刻进行对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