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8016091277
欢迎访问EV之家首页!新能源物流车 新能源货车电动物流车 新能源物流车
18016091277
2019-07-22
浏览次数:10,341 次
原创
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如破竹,其逐步取代燃油车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。但在脱离了政策扶持后,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价值似乎并不足以让人心动。
新能源车享受了大量的补贴政策,还有税收优惠,这些钱也成为了新能源车敢卖低价的原因。但大补贴时代一过,许多靠着新能源幌子骗补的企业纷纷倒闭。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:“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补贴退坡之后,新能源汽车续航、安全、二手保值,这三个问题不再能得到消费者的容忍。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,车企还有很多事要做。
2016年,挪威政府讨论,将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,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公开称赞挪威是个伟大的国家。
2018年,新能源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呼吁,国家应该尽快通过燃油车禁售表。
2019年,比亚迪董事长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提出,当前发展电动车业的首要任务,是尽快制定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。
公开支持禁售燃油车、加快推进汽车全面新能源化,新能源汽车,这个寄生于传统燃油车行业的新兴产业,正在主张杀死自己寄生的宿主,杀死燃油车。
战略目标还是空口白话?
如果要说是什么给了新能源车行业干掉燃油车的信心,那么市场表现就是最有利的凭据。
就在2019年7月10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上半年的汽车行业产销数据。
根据6月数据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.4万辆和15.2万辆,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.3%和80.0%。
而纵观整个上半年,从1月到6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.4万辆和61.7万辆,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.5%和49.6%。
可以看到新能源车的市场表现是十分强劲的,而再看传统燃油车表现,数据就没这么亮眼了。
今年,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89.5万辆和205.6万辆,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.3%和9.6%。
新能源车与燃油车,一个高歌猛进,一个萎靡不振甚至出现了下降。
如此看来,若能将这个趋势保持下去,新能源车超越燃油车甚至吞并燃油车市场份额也是早晚的事,有了这样的市场表现,杀死燃油车似乎也并非空口说白话,更像是一种战略布局。
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补贴喂养出来的市场数据
新能源大佬们自持市场利好就对燃油车不屑一顾,但真正的燃油车从业者们却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水分。
市场数据节节攀升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,因为对于大多数新能源车主来说,他们喜欢的可能并不是新能源汽车,而是绿牌和补贴。
比起许多大城市买燃油车还要排队摇号,新能源车购车就送牌照无疑解决了车主对于牌照的刚需。
而另一方面,新能源车享受了大量的补贴政策,还有税收优惠,这些钱也成为了新能源车敢卖低价的原因。
补贴,牌照,这些理由足以让许多想要买车的人优先选择了新能源车。在补贴政策火热的那几年,卖出一辆新能源车,最高能拿到10万的补贴。
但是随着补贴政策的收紧,先是从续航里程、电池能量密度、车辆能耗三方面对纯电动车提出明确要求,抬高补贴门槛。接着到2019年,工信部又公告了第十四、十五批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,又有156款车型拟从《目录》中撤销。
大补贴时代一过,许多靠着新能源幌子骗补的企业纷纷倒闭。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:“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
光鲜外表下问题重重
新能源汽车靠着补贴与牌照政策,实现了对于燃油车的弯道超车。
但市场表现强劲的光鲜外表下,是新能源车迟迟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。
相比于传统汽车成熟的动力技术与产业链,新能源车一直走不出大众对其电池的顾虑,续航问题、电池衰减以及换电池成本都是被广大车主诟病的主要因素。
目前新能源车续航表现最好的是特斯拉的Model S,理论上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可达到660公里,而其他的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普遍在200到400公里。
续航最高的特斯拉市场价在72到84万元人民币,但一辆普通10万级的1.6排量燃油车一箱油就能达到500到600公里的驾驶里程,况且找加油站比找充电桩方便多了。这样对比下来孰优孰劣一看便知。
而新能源的电池安全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,新能源界的领头羊特斯拉,基本上每年都有自燃事故。而这些案例也给新能源的安全性蒙上了阴影。
再加上新能源车令人堪忧的残值率,基本上让新能源车的购置成为了一次性买卖。
市场保有率低,电池置换成本过高,续航里程低,这些因素让二手车商对新能源车望而却步。
续航、安全、二手保值,这三个问题的存在,让新能源车完全取代燃油车只能是妄言。
让我们回到开头,几位新能源车大佬的激进言论,无不是想将燃油车赶尽杀绝。
但这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,这是在对一个存在和发展了将近百年的工业系统、市场规则和用户习惯的挑战。
续航,电池安全,配套基建,二手市场,车商们若能用心解决这些问题,消费者自然会用钱包投票。
并不是所有新事物都能引领未来的方向,杀死一个成熟的行业也不是靠几位高层动动嘴皮子就能办到的事。多在生产经营和技术上用心,少一些歪门邪道的鼓吹才是正道。
行业交流请扫下方微信
扫一扫,即刻进行对话